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科研 > 教学论文

小小的填空题留下的思考

【编辑日期:2017/12/31 23:11:32】 【作者:曹村中心校】【来源:www.2222.net】【阅读: 】 【字体:

摘要:

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、听课评课议课等实践活动,来发现、反思、感悟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从而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,提高业务素养。下面笔者通过听课,发现学生在做题中存在的问题,浅谈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、适时帮助寻求几何直观、培养思维能力,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。

关键词:阅读能力 几何直观 思维能力

上过和听过很多次的数学课,学到了很多的知识,但有一堂课至今还记忆犹新,直到现在无法平静,究其原因,一道小小的填空题给我留下了值得思考的方面。

原题目:把一张长8厘米,宽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做风车,正方形卡纸的周长(    )厘米,减去部分的周长。

第一个空学生回答的准确率很高,第二个空答对的同学寥寥无几,有些揪心。部分答案是4厘米,问其过程,回答为:用长方形的周长减去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4厘米。振振有词、理所当然,自信的表情让我哭笑不得;部分同学无从下手。接下来我的反映:感觉这些孩子让人受不了,怎么“穿上马甲认识,脱下马甲就不认识了呢”。静心思索,是这样吗?一定是教学中某些环节没有关注到,究竟问题出在哪里?究竟问题出在哪里?急性子的我迫不及待与学生交流了以下问题:1、还记得什么是周长吗?2、长方形、正方形的周长是这样计算的?3、这道题你能读懂吗?4、请试着用示意图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。5、减去的部分是指哪里?什么形状?6、减去部分的周长能用笔画出来吗?当交流到这儿时,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:“不要说了老师,我知道怎么做了,8—6=2(厘米) (2+6)×2=16(厘米)。”这几个问题孩子们的反应情况是:1、2、5、6四问反应迅速、表达准确,3、4两问反应迟钝,此时此景让我感受很深,也感悟到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:

一、数学阅读能力要提高

此题的错误率之高不能归结于不仔细、不会,其根本原因在于不会阅读,审题能力差,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。回顾以往状态:学生只注意算式演算步骤,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;数学课本通常是教师读学生听,教师布置“看书”作业,学生只是浮光掠影、草草了事;读不准要点,找不到关键,以至于影响数学学习的质量。由于一直关注的力量不够,造就了一个不良的环境:学生认为研读数学教材是老师的事,自己只要听懂课就行了。学生阅读审题习惯差的问题需要关注。学会正确地阅读审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,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,才能获得成功。让学生摆脱过去一目十行、看到问题就简单加减乘除的毛病,学会读懂题目,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,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、怎么做,以便很好的解决数学问题。

二、要适时寻求几何直观的帮助

从做题可以看出,学生对于长方形、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非常熟悉,但是题目稍作变化,就不能灵活处理。当孩子们把与老师交流的第四个问题完成后,他们的眉头已经舒展很多,通过图形的直观性,理解了问题的本质,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、直观化了、学生也就容易接受了。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,它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结合。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,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,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,掌握良好的思考方法,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。

对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,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
1、通过“做数学”的学习方式,在具体的操作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

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,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,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,选择直观教具进行感知是常用的一种教法。

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,一道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出现错误,但是拿出实物或让学生去操作,学生很快理解,并且不易犯错。如教学《从不同方向看》、《计算物体的表面积》等等。

2、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、理解和感悟能力

例如:一些学生对“小数0.1与0.10”产生歧义。教师通过图形帮助学生认识“0.1与0.10”之间的差异,理解“小数0.1与0.10”的意义:0.1的小数意义是把整数“1”平均分成1份,表示其中的1份。用图形表示0.10的小数意义:把整数“1”平均分成100份,表示其中的10份。(学生涂下图颜色)从文字叙述与图形中,我们不难发现:0.1和0.10有着不同的意义,0.1是一位小数,精确到十分位;0.10是两位小数,精确到百分位,他们所表示出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,说明大小相等,即0.1=0.10。

 

0.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0.10

再如,一块边长是15分米的正方形铁皮,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减去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后,正好能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,这个盒子的体积是(   )立方分米这些问题如果结合着图形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
总之,教学中发现问题,及时记下,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,以记促思,以思促教,长期积累,必有收获。孔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贻”。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。